“五一”前夕,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牡丹江市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三级高级检察官付冬梅同志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多年来,付冬梅与教育部门沟通协调,共同实施督导制、通报制、谏职制“三制工程”,逐步建立起以一个未检专门机构、“三制工程”、“受、捕、诉、监、防、帮”六位一体工作模式为依托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挽救帮教涉罪未成年人的“136护花工程”,还创造性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刑事+N”一体化综合履职办案模式。
她积极推动牡丹江市人民检察院与牡丹江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联合建立挽救帮教基地,有效地解决了涉罪未成年人帮教难、安置难、就业难和再犯罪的问题。
在她的带领下,以其名字命名的“冬梅姐姐”未检团队成为全国五个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优秀团队之一,2017年被写入最高检工作报告,同年5月她参加最高检“检察开放日”活动,向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汇报了未检工作;2016年被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授予“全省检察机关先进个人”称号;2017年12月被牡丹江市人民检察院授予个人三等功;2018年被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授予个人二等功;2019年被中华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被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授予“全省检察院机关先进个人”称号;2022年被中央政法委等5家单位联合评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优秀辅导员”称号,同年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授予“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2023年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模范检察官”荣誉称号。
有一种教育方式,叫沉浸
“您好,参观请随我来!”在牡丹江市人民检察院二楼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一个可爱的机器人作向导,很吸睛。
缓步走入法治教育基地,这里融合了铸刑鼎、古今中外法治人物、法育大数据、警钟长鸣、一念之间、你苦恼吗、答题测试、VR法律讲堂、模拟法庭等多个环节。
“朋友要带我去酒吧长长见识,我该怎么办?同学劝我一起抽烟、喝酒,我该怎么办?”孩子们遇到的类似疑问,在“你苦恼吗”板块里都能找到答案;“一念之间”环节里,通过回答问题能够开启“天使”与“恶魔”翅膀,答案就藏在背后的视频故事里,故事叙述由浅入深,通俗易懂。当然,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VR互动环节和模拟法庭,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遇到什么事是受到了侵害,又有哪些事是触犯了法律。
2021年6月1日,这个融科技感、体验感于一体的法治教育基地,在“冬梅姐姐”团队的努力下,投入使用。
科技互动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
“办案专业化、业务规范化、帮教社会化、发展智慧化,我们正在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步迈进。”据了解,科技化也正是“冬梅姐姐”未检团队创新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四化”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2023年12月20日,在全国检察机关队伍建设工作会议暨第十次“双先”表彰大会上,付冬梅被评为全国模范检察官。
付冬梅自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以来,始终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冬梅姐姐”未检团队成为全国五个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优秀团队之一,同年5月她参加最高检“检察开放日”活动,向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汇报了未检工作。
有一种挽救治理,叫预防
“每一个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是沉重的,颇具无奈。司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必须保障它不失守,保持初心,因为每一个未成年人都关乎一个家庭的命运,这种感触让我们在沉重和无奈中感受到了希望。”在付冬梅步入未检工作之初,遇到14岁的小文时,她真切地感受到心里最柔软的那部分被触动。
案件发生在2012年,小文是非婚生子,父母早就分开了,他跟着姥姥生活。当年,他揣着100元钱,从哈尔滨姥姥家只身来到牡丹江找母亲,可坐火车时把钱弄丢了。在走投无路之际,他借打车之机,用一根冰棍秆抵在出租车司机腰间,抢得一百多元钱。
感受模拟法庭(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付冬梅回忆,当时在看守所看到小文时,这个已满14周岁的男孩看上去只有10岁左右,当时公安机关已通知小文父母到场,在开庭的前一天,满口答应到场的小文母亲突然失联。
付冬梅急得团团转,当得知小文母亲已经赶到牡丹江,但因为和孩子父亲置气对小文置之不理时,她非常着急:“生气重要还是孩子重要?咱们都是妈妈,那是你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明天就出庭了,孩子多需要你啊!”
孩子继父主动表示,会带着小文妈妈出庭,并依法进行了赔付。
鉴于小文一贯表现良好,无前科劣迹,当案件提起公诉时,付冬梅建议适用缓刑,但法院的一审判决却是有期徒刑。经抗诉后,最终法院改判了缓刑。
为使小文真正回归家庭,付冬梅又把他的母亲和继父请过来做工作,最终两人同意将孩子接到身边抚养。为了让小文的生活更加有保障,付冬梅还多次和小文的生父电话沟通,讲述孩子的近况,促使他同意支付抚养费到成年。
面对未成年人犯罪,付冬梅认为防远大于治。为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冬梅姐姐”未检团队打造了“刑事+N”一体化办案模式。为从源头上预防未成年人受侵害,他们对全市中小学及校外培训机构32257人开展性侵违法犯罪情况入职查询。联合牡丹江市公安局、妇联、妇幼保健院建立了牡丹江市未成年被害人 “一站式”关护中心,与牡丹江市妇联、市教育局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心,携手筑起强大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
2021年,牡丹江全市检察机关共157人担任177所学校法治副校长,实现院领导、业务部门负责人以及未检干警兼任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冬梅姐姐”法治巡讲团先后在牡丹江市城区、林口县、东宁市20余所学校,面向1万余名中小学生开展法治巡讲活动。“冬梅姐姐进校园”工作被评为全国15个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创新事例之一。
“冬梅姐姐”法治巡讲团不断加强云课堂研发工作,先后以预防诈骗、性侵害、校园贷、校园欺凌和校园食品安全为主题录制《冬梅姐姐对你说》系列空中法治课。该系列法治课现已被纳入全市中小学生法治教育精品视频课。
有一种检察关爱,叫救助
“长时间做案件梳理与审查工作,会让人变得麻木吗?会不愿意倾听未成年人犯罪与受害背后的故事了吗?”
“当然不会!正像电影《第二十条》里说的那样,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一个孩子的人生。我们接触的案子,是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庭,我们正因为面对的是未成年人,所以才会不自觉地想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社会背景,在案件的基础上,看看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这已成为“冬梅姐姐”未检团队的共识。
2022年12月的一件案子让王琪记忆犹新。16岁女孩长期被侵害,侦查机关立案后,检察机关未检人员提前介入案件,参与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经审查,以涉嫌强奸罪依法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人民法院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十二年。
“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我们发现,被侵害女孩的母亲已故,父亲被判处无期徒刑,目前正在监狱服刑,女孩属于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处于生活贫困、辍学状态,每月生活来源是民政部门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补贴。在案件办理期间,女孩又因意外从所租住的七楼房屋内掉落至一楼,病情严重、紧急,医药费无着落,面临着生存、就学和心理多重困境。”
“冬梅姐姐”未检团队表示,检察机关的未检专办人将案件线索移交该院负责司法救助的部门,由两级检察院联合对被害女孩开展司法救助工作。同时,联合民政、妇联等单位共商联动救助,并协调解决女孩到民政部门职业学院的入学问题。各部门形成合力,帮助她稳定基本生活、改善身心状况、重塑价值观念。
“冬梅姐姐”未检团队的LOGO是一束阳光下的禾苗被一双大手托起。严惩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宽严相济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引导犯罪未成年人重拾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竭尽所能为被侵害未成年人寻求最好的帮助……
十年未检之路,付冬梅见过形形色色的案件,饱尝酸甜苦辣,但提及未检工作,她仍热情满怀。“我们是妈妈,也是一个未检人,用爱心去感动每一个孩子,用诚心去感化每一个孩子,用真心去帮助每一个孩子,用耐心去挽救每一个孩子,使他们能够迷途知返,重启人生航程,我们就是托起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大手。”付冬梅说。